金秋时节,正是农民丰收的季节,然而很多农民苦于没有销路,有好货却卖不出。
中国人对丰收的感情,刻在基因里,真正的丰收是让每一种长在土地的农特产有路可销,让一整年的披星戴月有所回报。
中国有五亿多农民,数万名作家。在9.1-9.29「京东农特产购物节」,京东做了一个特别的活动,邀请梁晓声、麦家、叶兆言、紫金陈等文学作家们跨界广告文案,为中国5亿农民写一本《丰收》。请最会写文案的作家们,为不善言辞的农民们写文案,充当他们的嘴替,把农特产卖出去,让好特产被更多人知道。
与此同时,还拍摄一支名为《好特产,写给更多人看到》的主题短片。作家们用朴实的文字将武夷山红茶、苏尼特羊肉、宿迁霸王蟹、东北玉米写成文案。
文学作家跨界写广告文案,让京东这支短片有了不一样的看点,对于大众来说,往往只熟悉这些作家的作品,但却没见过他们写广告文案。之所以找作家们为农民写文案,京东正是看到了作家和农民、文学作品和农副产品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。
作家和农民,都是在各自领域耕耘的人。作家在纸上耕耘文字,农民在地里耕作庄稼;作家生产的是精神食粮,农民生产的是物质粮食。况且中国文学作家大多都有乡土情节。就像茅盾文学奖得主、《人世间》作者梁晓声老师一样,他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,他写出充满人情味的《人世间》,看哭众人,尽管已古稀之年的他,仍然念念不忘的家乡东北玉米那口甜。同样是茅盾文学奖得主、《暗算》《风声》《人生海海》的作者麦家,以谍战的视角写下了《行动代号苏尼特》,写出了苏尼特羊肉的上乘美味。《隐秘的角落》原著作者紫金陈,从悬疑推理的角度,解读《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》叶兆言先生为武夷山红茶写的《茶的名字叫红》,以茶诠释中国人血脉里的“红”。作家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作品风格,为武夷山红茶、苏尼特羊肉、宿迁霸王蟹、东北玉米等家乡的特产写文案;四位作家们文字朴实,感情真挚,以娓娓道来的方式,唤起人们对家乡风味的馋和乡愁,也让这支片子充满人文气息。
除了短片中的四位作家,还有来自天南海北的十多位作家“亲自提笔”,他们为老乡们写起了文案。京东将这些文案制作成海报,展示给大众。像钟情文字一样,每位作家都钟情着这片土地上的粮食;像忘不了故乡一样,每个人都忘不了那一口丰收的馋。京东联合作家,用温暖细腻的文案,将农特产的意义娓娓道来,让好特产写给更多人看到。不仅充分发挥平台连接作用,带动更多人关注农特产品,也吸引更多消费者上京东购买农特产节日。这是京东农特产购物节举办的深远意义——将农特产带到全中国,带动农民增收。从2013年在线上开设第一家西藏特产馆起,京东投身“三农”工作至今已整整走过十年。2020年8月,京东全面启动乡村振兴“奔富计划”,以供应链、物流、技术、金融、服务五大核心能力为乡村振兴做贡献。截至今年6月已提前完成“三年带动农村产值超万亿”目标,帮助数百万农户增收走上“奔富路”。今年是京东举办的第二届京东农特产购物节,京东携手多名中国作家为农民、优质农特产发声。通过文字的力量,借由作家的影响力,并依托京东供应链、产地溯源、严苛品控等能力,让更多农特产走出家乡,销往全国。京东还举办了《了不起的中国农特产》推介会。投入十亿元现金补贴及流量资源,全力助推全国2000多个产业带几十万款高质量农特产在九月创造销售高峰。通过电商直播、特色产品展览会等活动,帮助当地电商企业、种植业合作社、农特产品基地负责人推介优质地标农产品,提升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,充分发挥电商助农的作用,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。让每一种农特产都有销路,是京东农特产节的初心和长久以来的坚持。通过持续深耕乡村振兴计划,京东不断传递品牌价值,彰显企业社会责任感。